十二年專注于步進電機解決方案多年的技術應用經驗團隊,精易求精的產品生產制造
全國咨詢熱線400-1755-808
入選的2019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:“嫦娥四號”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;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;科創板鳴鑼開市;開發出全球首款類腦芯片;首次驗證遠距離雙場量子秘鑰分發;用基因編輯干細胞治療艾滋病;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;70倍太陽質量黑洞發現,遠超理論預言上限;首艘國產航母“山東號”服役;長征五號火箭成功復出。
1.“嫦娥四號” 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
等待了數十億年后,月球永遠背向地球那面的山地荒原,終于迎來第一個翩翩降臨的地球訪客。
1月3日,“嫦娥四號”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.6度、南緯45.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,并通過“鵲橋”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,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。
2.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
5G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全方位變革,將推動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。6月6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國電信、中國移動、中國聯通、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,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。
3.科創板鳴鑼開市
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性時刻。7月22日,科創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開市。中國資本市場由此向科技創新企業開放大門。在未來國際科技實力競爭中,科創板將成為我國“硬科技”企業持續補充后續能量的“大糧倉”。
4.開發出全球首款類腦芯片
8月1日,清華大學開發出的全球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計算芯片登上了《自然》雜志的封面。該芯片結合了類腦計算和基于計算機科學的機器學習,這種融合技術有望提升各個系統的能力,促進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和發展。原則上,一個人工通用智能系統可以執行人類能夠完成的絕大多數任務。
5.首次驗證遠距離雙場量子密鑰分發
限于通信光纖的損耗和探測器的噪聲等原因,量子密鑰分發系統通常只能在100公里內獲得較高成碼率。目前最遠成碼距離是潘建偉團隊于2016年實驗實現的404公里。
6.用基因編輯干細胞治療艾滋病
一次性治愈艾滋病?曾遙遙無期的夢想,已觸手可及。9月公布的一個成就是:中國科學家基因編輯了人體造血干細胞,失活CCR5基因,并移植到HIV感染合并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體內產生效果。這名艾滋病病毒陽性的中國男性手術后表現良好并觀察了19個月。雖沒完全清除艾滋病病毒,但也沒有出現令人擔憂的誘發癌癥或遺傳損傷的副作用。
7.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
非洲豬瘟,生豬養殖戶的一場噩夢。這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、熱性、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。豬感染后發病率和死亡率高達100%。非洲豬瘟病毒基因類型多,免疫逃逸機制復雜,可逃避宿主免疫細胞的清除,目前國內外均缺乏有效疫苗。
8.70倍太陽質量黑洞發現遠超理論預言上限
2016年初,中國科學家開始利用LAMOST觀測了3000多個雙星天體,其中一顆“走路拉風”的B型星引起關注,并進而發現它的伙伴是一顆黑洞,有70倍太陽質量,刷新了人類對于恒星級黑洞質量上限的認知。
9.首艘國產航母“山東號”服役
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“山東號”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軍港交付海軍,習近平親自出席交接入列儀式。12月26日,山東號駛過臺灣海峽,一舉一動牽動著網民的心。
山東號是中國自主設計、研發、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艦,比起遼寧號有不少改進,型號為002型,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。
時隔兩年多,中國推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——長征五號(以下簡稱“長五”)再一次發射,并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軌道。“長五”是中國現役起飛質量最大、芯級直徑最粗、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,也稱“胖五”。它身高57米,箭體直徑達到5米,起飛重量達870噸。它的近地軌道最大有效載荷25噸,相當于一次將16輛小汽車送入太空。探月三期、火星探測、載人空間站……未來,眾多航天工程的實施都指望它。